內容提要:【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熱度:220
1. 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股票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FI)是由若干條傳統的干散貨船航線的運價,按照各自在航運市場上的重要程度和所占比重構成的綜合性指數,由波羅的海航交所發布的。
波羅的海航交所是世界第一個也是歷史最悠久的航運市場。1744年波羅的海航交所誕生于美國佛吉尼亞波羅的??Х任?,目前設在英國倫敦,是世界著名的航運交易所,全球46個國家的656家公司都是波羅的海航交所的會員。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波羅地海航交所于1985年開始發布日運價指數。1999年,國際波羅的海綜合運費指數(BDI)取代了BFI,成為代表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走勢的晴雨表。
2. 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
波羅的海指數不是能買賣的交易所指數,只是每天早晨波羅的海航交所公布的指數。每天收集12條航線的運價
3. 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實時行情
波羅的海指數由三個部份組成:
波羅的海靈便型指數(BSI)
波羅的海巴拿馬指數(BPI)
波羅的海海岬型指數(BCI)
輕便極限型(Handymax)
噸位:5萬噸以下
指數類別:BSI
主要運輸貨物:磷肥、碳酸鉀、木屑、水泥
占BDI權重:1/3
巴拿馬極限型(Panamax)
噸位:5~8萬噸
指數類別:BPI
主要運輸貨物:民生物資及谷物等大宗物資
占BDI權重:1/3
海岬型(Capesize)
噸位:8萬噸以上
指數類別:BCI
主要運輸貨物:焦煤、燃煤、鐵礦砂、磷礦石、鋁礬土等工業原料
占BDI權重:1/3
4. 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發布時間
波羅的海指數是什么嗎?波羅的海指數是由波羅的海航交與所發布的,波羅的海航交所,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歷史最為悠久的航運市場,在1744年誕生于英國倫敦針線街的弗吉尼亞和波羅的??Х任?。
目前是設立在英國倫敦世界著名的航運交易所,全球46個國家665家公司都是波羅的海航交所的會員。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波羅的海航交由所在1985年開始發布日元價指數。
該指數是由若干條傳統的干散貨船航線的運價,根據各自在航運市場的重要程度和占據比重構成的綜合性指數。1999年國際波羅的海綜合運費指數誕生,成為了代表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運行趨勢的晴雨表。
5. 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股吧
海運指數看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由位于倫敦的波羅的海交易所(The Baltic Exchange)每天發布
6. 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
定義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是由若干條傳統的干散貨船航線的運價,按照各自在航運市場上的重要程度和所占比重構成的綜合性指數,由波羅的海航交所發布的。作用由此可見,該指數是目前世界上衡量國際海運情況的權威指數,是反映國際間貿易情況的領先指數。
組成
1、BCI(Baltic Capesize Index),波羅的海海岬型指數,噸位:8萬噸以上,主要運輸貨物:焦煤、燃煤、鐵礦砂、磷礦石、鋁礬土等工業原料,占BDI權重:1/3;
2、BPI(Baltic Panamax Index),波羅的海巴拿馬指數,噸位:5~8萬噸,主要運輸貨物:民生物資及谷物等大宗物資,占BDI權重:1/3;
3、BHMI(Baltic Handymax Index),波羅的海輕便型指數,噸位:5萬噸以下,主要運輸貨物:磷肥、碳酸鉀、木屑、水泥,占BDI權重:1/3。(2005年發布BSI(Baltic Supramax Index)指數,該指數反映載重5.24萬噸級大靈便型船的市場租金變化情況,取代反映4.5萬噸級大靈便型船的BHMI指數)。
7.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走勢圖
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altic Dry Index,縮寫BDI),是航運業的經濟指標,它包含了航運業的干散貨交易量的轉變。這個指數是由波羅的海航交所發布的。
8. 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概念股
海洋運輸是國際物流中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它是指使用船舶通過海上航道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港口之間運送貨物的一種方式。國際貿易總運量中的2/3以上,中國進出口貨運總量的約90%都是利用海上運輸。
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運大國之一。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海運事業發展迅猛,港口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保持快速增長,發展勢頭良好。
2012年,海運市場BDI平均值為920點,而2011年平均值為1549點,同比下降40.6%。截止2012年底,從事國內沿海運輸的萬噸以上干散貨船共計1618艘/4940萬載重噸,700TEU以上集裝箱船(不含多用途船)共計149艘,總箱位數44.8萬TEU。
2013年沿海建設完成投資982.49億元,下降2.2%。沿海港口新建及改(擴)建碼頭泊位125個,新增吞吐能力30597萬噸,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新增吞吐能力27163萬噸。2013年沿海運輸完成貨運量16.47億噸、貨物周轉量19216.14億噸公里;遠洋運輸完成貨運量7.12億噸、貨物周轉量48705.37億噸公里。2013年兩岸間海上運輸完成客運量156.77萬人,貨運量5988.09萬噸,比上年分別下降4.6%和4.2%;集裝箱運量204.04萬TEU,比上年增長8.5%。
2014年上半年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均值為1102點,與2013年同期1093點基本持平;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平均值為1179點,雖然比2013年同期增長40%,但二季度平均值僅為982點,多次跌破千點大關。
全球海運業的長期需求仍然旺盛,中國仍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當中,未來中國將繼續著力推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也必然會刺激對大宗物資的消費,進而產生大量的海運需求,這一拉動效應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顯現出來,中國海運業的發展前景光明。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5-2019年中國海運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紹了海洋運輸的定義、特點、分類等,接著分析了國際國內海運業的現狀,然后具體介紹了集裝箱運輸、石油運輸、液化天然氣運輸、干散貨運輸的發展。隨后,報告對海運行業做了國內外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關聯產業發展分析和未來前景趨勢分析,最后詳細列明并解析了與海運行業密切相關的政策和法規。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于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商務部、財政部、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中投顧問市場調查中心、中國海運協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海運行業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資海運行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工具。建議參考書籍《2015-2019年中國海運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